搜索 Seusoh
目录 Mohloh
标签 Piautshie
友情链接
评论 Binlen
- 无风水面 在 网友户乖如邻:学说苏州话,用评弹音诵读《少年行》 上的评论
- 苦露酷亿 在 网友户乖如邻:学说苏州话,用评弹音诵读《少年行》 上的评论
- 苦露酷亿 在 苏州话讲座——苏州小吃 上的评论
- 予安 在 图书馆《苏州大讲坛》——当代吴歌 上的评论
- clocky_7037 在 图书馆《苏州大讲坛》——当代吴歌 上的评论
标签归档:评弹
5 苏州方言与戏曲(石汝杰、王稼句)
转自<名城苏州网站>-http://www.2500sz.com/ 方言和戏曲声腔流派有密切关系,我国地方戏曲可分昆腔、高腔、梆子、皮簧四大类,此外还有一些民间歌舞和小调,其中任何一种声腔从起源地流传到另一地,往往结合新地的方言和音乐成分而发生衍变,造成一种声腔的新派别。昆腔在其他地方的流传中,则比较保守,王骥德《曲律》说:“昆山之派,以太仓魏良辅为祖,今自苏州而太仓、松江,以及浙之杭、嘉、湖,声各小变,腔调略同,惟字泥土音,开闭不辨。”“然其腔调,故是南曲正声。数十年来,又有弋阳、义乌、青阳、徽州、乐平诸腔之出,今则石台、太平梨园几遍天下,苏州不能与角什之二三。” 昆腔是建立在吴语基础上的。吴语的音乐性物化为声母、韵母以及声调的极其丰富,与北方方言不同。吴语保留着全浊声母和尖音,保留着许多单元音,尤其在声调方面,不仅保留着全套入声字,而且平上去入各分阴阳,原则上具有八个调类。吴语的语音特点决定了南曲缠绵婉转的整体艺术风貌。而吴语区域几乎是百里不同音,小方言种类之繁多又导致南戏声腔杂沓纷纭,乃至地方小戏种遍地开花。